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
2014-2015-2学期“说专业”比赛方案
为进一步提高我系人才培养质量,深化各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建设,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效有序运行,经研究,决定开展“说专业”比赛。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:
一、比赛目的
1、通过开展说专业比赛,进一步贯彻落实我院“专业设置跟产业发展对接,课程内容跟职业岗位标准对接,教学过程跟企业生产过程对接,学历证书跟职业资格证书对接,职业教育跟终身学习对接”五个对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,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从“规模扩张型”向“内涵提升型”转变,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2、通过此次比赛,探讨专业建设的模式,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,交流专业定位、建设思路、人才培养模式、专业教学团队、教学资源、实践教学条件、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等各方面的经验,全面深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,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效有序运行。
二、比赛组织
1、比赛领导小组:
组长:胥勋涛
副组长:李川
组员:何小河、唐洪彦、乔之勇、解书凯、赵红军、何晶晶
摄像:陈立梅
2、比赛评委:评委由学院领导、教务处、院教学督导相关人员组成。
3、比赛时间:2015年04月22日星期三下午14:30
4、比赛地点:sy202系学术研讨室
三、参赛对象及名额
参赛对象:各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教师。电气自动化教研室4个专业,电子信息教研室3个专业,每个专业不少于1个参赛对象。
四、核心内容
“说专业”系指专业建设的设计及改革思路,专业建设成绩及思考,其思路线索如下:培养什么人——怎样培养人——由谁培养——需要条件——如何保障——建设成果——努力方向。
按上述思路“说专业”,内容包括提升哪些理念、构造哪些设想、采取哪些措施、取得哪些成效,最终落实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。只有通过专业设计的各课程的知识点讲授、岗位技能培训,才能透视专业的创新点和专业特色。
五、比赛评价及奖励:
1、比赛结果由评委根据参赛者说专业内容和答辩2个部分表现现场打分叠加得出,按照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确定名次。
2、相关评价指标及说明(见说专业评分标准)。
3、比赛设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、三等奖4名。
六、相关要求及说明
1、各教研室于2015年04月08日前将参赛选手说专业名称报何晶晶。
2、参赛选手自行准备说专业内容提纲一式10份,并于赛前分发给各评委。
3、参赛选手一律采用电子稿现场演示。
4、参赛选手说专业时间为15分钟,答辩时间5分钟,比赛总时间为20分钟。现场工作人员严格计时。
6、参赛选手一律着正装参赛,要求仪表端庄。
7、所有参赛课件均于赛后上传到系部网站。
8、此次比赛由系部全面统筹,各专业教师旁听比赛全程。
9、未尽事宜由系部负责解释。
联系人:何晶晶
信息工程系
2015-04-01
附件1:参赛名单一览表
附件2:“说专业”比赛评分表
说专业评分表
系部名称
|
| 专业名称
|
|
参赛教师姓名
|
| 参赛教师职称
|
|
指标
| 要素
| 观测点
| 分值
| 得分
|
专业设置与定位
20
(培养什么人)
| 行业背景
| 调研内容与过程,行业背景认识与分析,专业面向定位。
| 6
|
|
人才需求
| 人才需求状况与分析,培养层次定位准确性,培养规模的确定。
| 7
|
|
培养目标
| 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要程度,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,培养规格的科学性。
| 7
|
|
人才培养模式
20
(怎样培养人)
| 体制机制改革
| 按照“跨界”办学要求,专业建设中“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、合作发展”的具体体现。
| 6
|
|
人才培养模式
|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,教学过程职业性、实践性、开放性的具体体现,人才培养过程关键环节设计的科学性,教学模式、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。
| 7
|
|
课程体系
| 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,课程体系开发逻辑主线是否清晰,基础教学、实践教学、素质教育体系完备性,课程衔接合理性,核心课程确定是否恰当,课程名称是否规范。
| 7
|
|
师资队伍建设
10
(由谁培养)
| 教师团队
| 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的要求,剖析当前师资队伍的现状,提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,目标是否恰当,具体措施是否可行。
| 10
|
|
教学条件建设
10
(需要条件)
| 实训实习条件
| 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目标确定是否科学,建设思路是否清晰,建设举措是否有力,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是否全面,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。
| 5
|
|
教学资源
| 对专业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需求分析是否详尽,教学资源建设思路是否清晰,目标是否准确,内容选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,建设措施是否具体可行,是否体现了“校企联合、共建共享、边建边用”。
| 5
|
|
教学管理
9
(如何保障)
| 教学管理
| 教学管理制度完整性,质量标准、质量评价是否科学,质量监控是否有力,重要环节管理是否扎实,教学管理实施保障是否有力,是否将社会评价纳入到整个教学评价之中。
| 9
|
|
专业建设的已经取得实效果
8
(建设成果)
| 培养质量
| 毕业生就业率、就业质量,学生竞技比赛等社会评价情况。
| 2
|
|
社会服务
| 社会服务成效。
| 2
|
|
教学研究
| 教学基本建设、教研、科研等方面的优秀成果。
| 2
|
|
特色创新
| 专业建设特色是否突出,是否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。
| 2
|
|
改进措施
18
(努力方向)
| 问题分析
| 分析本专业建设、改革、管理、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,认识是否深刻,分析是否透彻。
| 9
|
|
改进措施
| 针对主要问题,设计的改革思路是否清晰,改进措施是否得当有力。
| 9
|
|
现场表现
5
| 现场表现
| 仪态是否大方得体、普通话是否标准、语言是否简洁流畅;答辩是否思路清晰,逻辑是否严密。说专业提纲设计是否合理、PPT制作是否精良,时间控制是否恰当。
| 5
|
|
合 计
| 100
|
|
评委签名:
说专业要求:提供说专业提纲,PPT配合,说课限时25分钟,答辩5分钟。